自2025年“守护消费”铁拳行动开展以来,四川省成都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响应市场监管总局《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,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》,不断探索创新,构建服务型执法新模式,在维护市场秩序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近日,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第二批服务型执法典型案例,简阳市市场监管局在餐饮领域的执法实践引人注目。
2024年11月,简阳市市场监管局收到一份食品抽检报告,报告显示:简阳市三星镇胜天酒楼(以下简称 “胜天酒楼”)被抽检的老姜铅含量超出GB 2762—202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规定限值,检验结论为 “不合格”。
接到报告后,该局立即启动核查程序,执法人员第一时间前往胜天酒楼开展现场调查。经核实,该酒楼存在两项违法事实:一是未按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,且未妥善保存相关查验记录及凭证,导致原料溯源链条断裂;二是在采购环节未严格把关,购入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老姜并用于餐饮服务。
鉴于当事人初次违法且积极配合调查,简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结合《川渝市场监督管理领域常见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裁量因素积分制规则(试行)》,经案审委员会集体讨论,对其作出了警告、没收违法所得27.36元、罚款500元的减轻行政处罚决定。
在执法过程中,简阳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“精准裁量、惩教并重、以案促治”的原则。办案人员不仅向当事人详细解释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,还指导其建立台账、规范溯源,推动企业从“被动受罚”转向“主动合规”。此外,该局还通过“事后回访”,跟踪整改情况,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。
简阳市市场监管局的这一执法实践,是成都市“守护消费”铁拳行动中的一个缩影。这不仅是对一家小型餐饮企业的规范,更是对整个餐饮行业的警示。该局以此为契机,聚焦餐饮行业原料溯源难、查验不规范等痛点问题,梳理了小型餐饮常见违法风险点,并开展了专题培训。这一系列举措,有效提升了辖区餐饮行业的原料管控水平,构建了更为规范的行业发展秩序。